不同風格的借貸收數公司

朋友的家人欠了萬多港元的債,被收數公司追數,又到當時人申報的地址「探訪」,之後貼字條,打數十個電話滋擾當事人的家人,家人已報警。當然,借錢要還,但收數公司的方法已違法,警方亦在跟進。違法的地方是不停利用數十次電話及數十個短訊來向家人追數,語調接近恐嚇,如和你「玩到底」等。家人沒有借貸欠債,亦從來沒有給他們其通訊方法,電話號碼是私隱,不可以胡亂用作未經許可的用途。

另一位朋友的家人欠下近千萬港元的借貸債,奇怪的是家人沒有收到這類滋擾的電話或短訊,相當平靜,原因相信是數目太大,追數公司知道收回借錢的機會不大,很多人一生也未必會賺上1千萬元或沒有1千萬元閒錢,他們也不花時間去追。相反,追回萬多至10多萬元的借貸債的機會相當大,追數公司便花盡氣力甚至是作違法的行為去追,因為他們可以分回部分的款項。

朋友不勝滋擾,冤有頭債有主,追數公司應追當事人而不是狂打電話或狂發短訊滋擾其家人。我建議朋友找出欠債借錢財務機構或銀行的名稱,跟著向監管當局報告它們聘用追數公司的違法行為,而銀行方面較易處理,因為金管局對銀行有嚴格的監管。

最後,我還是建議大家管好自己的財富,將來退休、有病時要花很多錢,基本上借貸借錢時應花在可以增值的東西如房地產,借了錢於賭博上是最差的行為,輸了以後還要借款還債,更禍及家人。

P2P崩塌金融借貸難民湧現

P2P(網路借貸平台)在中國從2007年興起,2014年時開始浮現「爆雷」借錢危機,今年達到高峰,自6月份開始,傳出逾2百家P2P爆出像是停業、倒閉、法人跑路等「爆雷」問題,涉及金額逾千億人民幣,受害人逾千萬人次。外界認為,此次「爆雷」潮戳破了曾經狂熱的P2P行業的「借款泡沫」,有學者指出,中國的「明斯基時刻」已經悄然降臨。

綜合媒體報導,近年來,P2P因收益高於銀行且門檻低、流動性好,早已是一些企業借貸融資的渠道,但因今年來銀行業資金緊張、一些企業也爆債務危機,沒有錢還P2P,這導致P2P經營困難、危機爆發。

私募基金管理人表示,今年「爆雷」潮與往年借錢原因不同,且影響程度更為嚴重。他解釋,在2014年的「爆雷」多是詐騙平台,借網際網路金融的來騙取投資人的錢;而這次「爆雷」,是因為借貸市場環境發生改變,是整個金融環境引發的風險傳遞到了P2P。

而《看中國》特約評論員也指出,今年上半年金融風險不斷爆發,中國普通民眾難以辨別金融領域出現的借貸問題,本來是金融監管部門的責任,卻以非法集資脫責,再把責任推回給普通民眾,等於是放任了金融業的混亂,讓中國金融難民也越來越多。

早在去年,中國央行行長曾以異常嚴厲的措辭,警告中國過度債務和投機性投資的借貸風險,而中國金融學者也表示,中國「明斯基時刻」已經悄然降臨。就目前劇烈的市場借錢反應來看,泡沫破裂才剛剛開始。

銀行與P2P合作,准6業務拓展借貸

金管會宣布完成備查銀行公會訂定的「銀行與網路借貸平台(P2P)業者合作自律規範」,允許雙方可針對6項目進行合作,其中資金保管、金流、徵審與信用評分、廣告、債權文件保管等5項服務即日起便可開辦,至於透過P2B模式提供借貸款業務則需先提出申請。

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表示,我國法律並未禁止民間借貸,亦未禁止對民間借貸提供媒合中介服務,考量屬民法規範事項、且P2P服務尚處發展初期,在兼顧金融科技創新、消費者保護及風險控管前提下,可適度保留業務發展空間彈性,進而由銀行公會訂定自律規範。

莊琇媛指出,經銀行及P2P業者討論後,自律規範訂定銀行可提供P2P業者6項服務合作,包括:一、資金保管;二、金流;三、徵審與信用評分;四、透過P2B模式提供借款貸款;五、廣告合作;六、債權文件保管。

其中,在提供P2P業者徵審與信用評分服務部分,銀行僅能依P2P業者提供的借款人借貸資料提供服務,不得提供是否核貸的具體建議。莊琇媛表示,這意味著銀行只能P2P業者該借款人的信用分數,不能提供借款利率、借款金額等建議。

至於透過P2B模式提供貸款方面,莊琇媛說明,此指P2P業者可將合作銀行的貸款相關申請書提供給客戶,並對其說明借錢貸款條件相關權利義務及代收轉貸款申請案件等作業,但是否決定放款給該P2P引介客戶,仍由銀行決定。

金管會預期,透過「鼓勵銀行與網路借錢借貸平台業者合作」模式,由銀行與P2P業者分工、互補,合作推展P2P相關業務,將可共同發展創新且具效率的商業模式,促進平台經營健全性,並保護消費者權益。

樓市借貸零泡沫

當晚我們談及多個影響樓價的本地因素如土地供應、政府借貸政策、最近的施政報告,到外圍因素如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場、英國硬脫歐及法德兩國大選,有可能影響樓價的都有談及,而我們最大爭論的話題是「香港今天樓市有否泡沫?」

湯博士認為樓價已到歷史高位,脫離了人均購買力,樓市已有相當泡沫。蔡生則認為,每項投資工具都會有一定的泡沫,只是多與少,他覺得現在樓市只有少量泡沫,不足為懼。而筆者認為現今樓市是「零」泡沫,亦是有史以來最堅固的,筆者的論點有四:

炒家絕跡 借貸比率新低

首先,衡量市場有否泡沫的方法很多,最簡單就是看有否過度投機。自從政府2010年推出辣招後,投機炒賣者已絕跡於借錢市場,絕大部分已清貨離場或是由投機者被迫轉為投資者。而上年11月政府再加15%雙倍印花稅後,連投資者都被迫消失,現今樓市只有用家。因此,沒有炒家,哪有泡沫?

另一指標看泡沫是按揭借貸比率,根據金管局最新公布的數據,按揭借貸借錢比率為49.4%,即物業每100萬元成交額,銀行只借出49.4萬元給客戶,這比率是歷史新低。眾所周知,全港有六成私人住宅已無按揭在身,但大家可能有所不知,這個統計其實是六年前於2011年的數據,最新的統計將會今年年中公布,估計將會上升至六成半,即是說香港人在物業上的借貸是十分之低。

銀行水災 未見過度借貸

第三個指標是比較存款與貸款借錢總額的差距,上一輩還記得1997年樓市大跌近七成,跌勢一直至2003年,當時大跌的最大原因是過度借貸。翻查數據,1997年10月大跌時香港存款總額包括外幣有2.75萬億元,而貸款總額竟然是4.27萬億元,即是說銀行口袋只有1蚊,但就做了1.5元生意,這就是所謂的過度借貸。相反,直至2016年11月,存款總額為11.76萬億元,而貸款總額就只有7.89萬億元,還有近4萬億元的天文數字作緩衝。沒有過度借貸,哪又會有泡沫?其實今天的香港人,真是有很多錢呢!

最後一個是樓價負擔比例,數天前有一美國研究機構公布,香港的供樓負擔比例是18倍,再次蟬聯世界第一。這意味着以一個家庭收入中位數計算,要18年不吃不喝,把收入存儲起來才能足夠買一層樓!但大家要明白,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借貸資金來自四面八方,購買香港房產的人亦來自世界各地,我們不應只以本地市民的收入作計算,而是要衡量外來的購買力,正如紐約的物業不只是紐約市民購買,倫敦的更加不可能只有倫敦人買。因此,作為香港人要認清時代正在轉變,我們背靠着13億人民,他們有着一股巨大無比的借款購買力,力度亦隨着經濟不斷增長而加大,筆者勸喻大家,如有自住需要而又有能力的話,請不要沽空樓市,否則未來可能更難上車。

借貸寶催收費調整,最高不超過應收款30%

據借貸寶方面最新消息,該平台逾期催收費用將採用全新的計收規則。新規則在總體費率下調的同時,將加強對老賴的針對性懲戒﹔同時給予誠信用戶更多保護,減輕其還款壓力。

借貸寶平台相關負責人指出,“本次調整征求了大批代表性用戶的意見和建議,也開了多次專題研討會。完善後的新規則會更加注重公平性,符合最廣大用戶的利益。” 

據悉,調整後的催收費,最高不超過應收款的30%,計收規則極大簡化,不再區分基礎逾期管理費和特別逾期管理費。同時,按照催收行業管理及實際需要,催收費依據債務人的“最長逾期天數”以不同的費率按公式計算、收取。據分析,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防止“拖老債”、“挑著還”的情況發生,公平地保護出借人利益。

與催收費的收費節奏相對應,借貸寶平台的催收節奏也將相應調整。用戶逾期7天內,平台不收取催收費,仍以短信、電話等方式催收,催收成本由平台承擔。對於逾期時間較短的借款人,平台給予了充足的時間,大大減輕了還款壓力。

用戶最長逾期天數超過7天後,催收費以5%的費率計算﹔逾期超過30天,費率為15%,同時平台開始實施委外上門催收﹔逾期超過60天後,費率上升為20%,平台實施第二輪上門催收,並開始將用戶逾期記錄記入央行征信系統﹔逾期超過90天,催收費率為30%,在這一階段出借人可委托平台進行民事訴訟(用戶自行訴訟可以隨時進行)。

據透露,借貸寶平台正在開發“暫停催收”功能,功能上線後,出借方可以隨時決定對借入方暫停催收,在此之後不再增加催收費。

新的催收費計收標准適用於新借款協議下發生的借款,老的借款依舊按照之前的借款協議約定執行,但是新借款借貸協議下的借款發生逾期的,最長逾期天數的計算則包括新老借款的逾期天數。“暫停催收”功能對新、老借款都將適用。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民間借貸的按時回款率不到15%,超8成的借款得不到按時償還。另外有媒體報道,中國企業每年因誠信缺失導致的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元。

由於全社會信用違約成本的制度性低廉,誠信體系不完善,借錢不還幾近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社會痼疾,拖、躲、逃、賴成為一些人的慣常伎倆。即便借貸糾紛走向最終的法院裁決那一步,仍經常遭遇“執行難”的窘況,平白耗費大量社會成本和資源。在建設“誠信中國”的當下,借錢欠錢不還者已經成為社會公敵。

“催收費作為平台催收工作的全部開支來源,如果不能正常地收取,平台用戶最為依賴的催收服務將無法正常持續開展。收取催收費不僅僅是用提高違約借錢成本的方式對欠債不還者進行威懾,本質上也是保護債權人的權益,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借貸寶相關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