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貸款借錢成救星

「大耳窿對災難愛不釋手,因為災難令他們愈來愈有錢,窮人卻愈來愈窮!」45歲的菲律賓粟米農Nida說。菲律賓邦雅斯蘭省去年9月底至10月初接連遭凱薩娜及芭瑪等多個颱風吹襲,不少農民心血毁於一旦,Nida亦不例外。她在風災中家財盡失,欠下巨額款項,幸好有來自港人善款的「微型貸款」協助,她才得免向大耳窿借錢

本報記者近日獲香港樂施會邀請,走訪菲律賓,一窺「微型貸款」協助貧民擺脫大耳窿的故事。

和當地農民一樣,Nida在耕種季節前,都會向地主及肥料商等借種子及肥料,但他們會收20%至40%不等的高息,更要求農民必須把農作物按他們的定價售給他們。她說﹕「一般在收成後,我就需要向大耳窿還清貸款,貸款的利息為33%,償還不到(利息)就要繼續增加。」

就算農作物收成順利,也往往僅夠貧農還債;倘若發生天災令農作物盡毁,貧農們不僅無力還債,還要為了耕種新一造農作物,在舊債未清下再借新債,結果就墮入債務一世還不完的惡性循環中。

38歲的菜販Benigna家中有7名孩子,她的家在去年風災整間被冲走。儘管家中無人傷亡,但生活卻頓陷困境:「我有孩子和家人要養活,但儲蓄都花在重建家園上。」由於沒有本金購入蔬菜來販賣,她只好打算跟其他當地人一樣,向大耳窿借高利貸以解燃眉之急,可幸來自港人的善款,及時令她毋須飲鴆止渴。由香港樂施會成立的社區組織,向她批出5000披索(約850港元)的「微型貸款」(Micro-Credit),讓她以5厘低息借款維持生計兼有本錢再做小販生意。與她一同受惠的還有44名婦女,都是當地菜市場小販。

和樂施會合作開展微型貸款計劃的地方組織PDRN一名成員說:「與其給他們一條魚,不如教他們捉魚。」根據合作計劃,樂施會提供資金及進行審計,掌握地方資訊的救援組織,則負責具體營運。每位受惠者最多可獲5000披索貸款,相當於當地貧窮戶人均收入的三分一。借錢人需在4個月內償還。然後該筆資金會循環再提供給新的受惠者。樂施會稱,農民自去年10月風災後計劃推行以來,還款率高達100%。

35歲竹製品生產者Shirley亦是計劃的受惠者之一。她從事竹製品生產兩年多,但風災令她失去所有儲蓄。幸好她獲得微型貸款,讓她能夠購入竹來繼續生產。至於粟米農Nida則獲贈肥料及種子,令她不用以借貸形式維持生計。

由火山爆發到風災地震,菲律賓天災頻繁。當地人對各種天災都習以為常,不會怨天尤人。但這種心態亦令他們在天災前毫無準備,每次天災一來,結局又是損失慘重。香港樂施會表示,對菲律賓當地為期5個月的災後援助即將在5月結束,但由港人善款成立的微型貸款基金將在當地繼續運作。